中文 English 한글 日本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际教育学院“浩学学坛”系列讲座第七期

【来源: | 发布日期:2025-04-30 】

4月29日,在国际教育学院中医药文化体验室举办“浩学学坛”系列讲座第七期“现代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本次讲座由我校陈少宗教授主讲。

陈少宗教授从针灸学体系的三种不同范式入手,并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不断发展的以及发展的两种途径。详细讲解了现代针灸学的核心理论、针灸治病的基本机制、穴位-内脏关联的节段性机制、针刺关键技术与针刺作用四大规律等四大方面。答疑环节,陈少宗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对于针刺的时间段达到的峰值不一样,如何设定的时间;机能状态对针刺效果的影响;针刺过程中是否会行针,行针是否会有补泻手法的差异;针哪些穴位影响糖皮质激素;研究中针对疼痛的阈值,留针时间长短对拔针后的节率幅度有无影响等方面的困惑。最后陈少宗教授跟同学们分享了他的著作《现代针灸学》,并赠予学院一本,以欢迎同学们随时借阅。

此次讲座增加了学生对目前最前沿的针灸学的核心理论和关键技术的认识,对不同针灸学体系有了更为客观的了解,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传统医学需要“留住过去,把握现在,创新未来”,把握好“传承与根,创新与未来”。

陈少宗,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山东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痛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促进会针灸康复分会副会长、《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nicalAcupuncture》副主编及《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医学与哲学》编委。从事现代针灸学研究、临床、教学工作40年,倡导并致力于建立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及腧穴作用规律、针刺作用的四大规律”为核心的“现代针灸学体系”,对运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解决中医学、针灸学问题进行了深度探索。已承担10余项各级政府计划课题,首位作者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现代针灸学》《中医系统论与系统工程学》等10余部著作。